时间:2023/11/19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卢梭曾说,“我们手里的金钱,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。”

复盘自己买房的经历,觉得这一切也算是得中有失,失中有得。总结起来,人还是要经济独立、有工作有房,知道人生的底气不必通过婚姻来实现,敢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去面对未知世界。

被访者

走过虹桥路的子君

写作者

孙小乖

01、80后的我,出生于国内二线城市,家境说不上富裕倒也算是个小康家庭。八十年代中期,父母就在老家杭州市中心有两套两室一厅的房子,一套单位分的,一套自己买的;两边的祖辈也各有一套房子。父母的观念里女孩子要富养,所以对于物质我倒也没有什么概念,从小一门心思都用在了读书上面。

在国内读完大学后我就出国读硕士了,还顺利的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,那时计划毕业之后去离开杭州不远的一线城市上海生活,能随时回家陪陪爸妈,还能享受繁华都市的便利。

年,从英国老牌名校伯明翰大学硕士毕业,回国后,留学早已不是“镀金时代”而是“青铜时代”。到上海后,我把房子租在天山路附近,休整了一段时间,参加了几次面试,拿到了几家公司的offer,最后顺利地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工作,工作问题顺利解决了,接下去就免不了被家人催促终身大事,毕竟读完硕士年纪也上去了。

那时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的房地产也陷入低迷,房价有所回落,记得大约是10月的一个下雨的晚上,我在从静安下班回家的路上,偶然瞥了一眼中介挂在玻璃墙上的楼盘,均价1.6万元一平。

说来既惭愧又后悔,年到了上海,那时没买房不是没钱,倒是从未有理财保值这个概念。

倒也是万幸,在结婚前,因为是硕士回国工作在上海搞定了落户问题。

02、一年半后,我结婚了。先生事业有成,很快我们也有了孩子,那时候同事们人人羡慕。结婚前,他就买好了房子,在虹桥路靠近徐家汇附近,4室2厅,多平,那时候一套也就来万。我没有参与还贷,所以也没加名字。身为全职太太,不用做家务,每天的生活除了买买买,就是带孩子。孩子在家附近的私立学校读书。

然而伴随着安逸生活而来的则是危机。我的前半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全职太太,但年底,随着婚姻的破裂而迅速改变,后来我搬出去回父母家住,开始分居。

我才发现房子几年没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6646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